“我到醫院檢查,醫師說我的懸壅垂太長才會引起打鼾,請你幫我檢查確認,是否一定要開刀?”

“我到一家診所接受止鼾的手術,是用無線射頻做咽喉的手術,但是效果不彰,請問該怎麼辦?”

“我去年接受過打鼾的手術治療,剛開完刀效果不錯,可是最近晚上睡覺打呼又很大聲,是不是開刀割掉的肉長回來?”

“我晚上睡覺打呼很大聲,吵的老婆睡不好,請幫我檢查一下,看看是否要開刀還是吃什麼藥可以治療?”

這些都是平常打鼾患者看診時常聽到的問題,現代醫學也都是朝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是結構性的問題來處理,也發展出很多的檢查方法與治療方式。除了在門診先檢查口咽部以及鼻腔外,進一步會採用內視鏡來檢查患者的鼻腔、鼻咽部以及咽喉,看看哪些地方會有空氣阻塞而導致睡覺打鼾。後來因為手術療效不彰,而推想可能在睡覺時咽喉阻塞的部位與清醒時阻塞的部位不同,因此有醫師更進一步的採用藉助藥物讓患者睡著後再用內視鏡去檢查咽喉的阻塞部位,然後再針對此阻塞部位開刀。

所以現代醫學對於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處理,不論是耳鼻喉科醫師的手術療法、牙科醫師的牙套療法、胸腔科醫師的陽壓呼吸器療法,基本上都是認為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患者的口咽部有著結構性的問題,所以只要能改善這些結構上的異常,就可以有效的治療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

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真的是結構上的異常問題嗎?

當人睡覺打鼾或者睡眠呼吸中止的時候,我們很明顯看到口咽部的管徑變狹窄甚至完全堵塞這個現象,如果您把這個現象解釋成患者這個部位的結構異常,當然就會想辦法來治療這個結構異常,這是從臨床現象角度很直接的處理方式。但是如果從呼吸生理以及解剖的基礎醫學角度進一步去思考,睡覺時這些人的口咽部管徑變狹窄甚至完全堵塞的原因,而不是只注意狹窄或堵塞的表面現象時,您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與處理方式。

很多的事情,如果從不同的觀點去看,其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處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樣。

當您從基礎醫學的角度去看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時,您會赫然發現,其實絕大部分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是一個功能性的問題,只有很少數的患者是真正結構上出問題。

最近一、二十年來,打鼾的人口快速增加,年齡層也降低,但是從動物演化的歷史來看,人體的結構要出現一些變化,至少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所以很難從結構異常這個觀點來解釋為什麼現代打鼾的族群快速增加。此外,很少有人在清醒的時候會發生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但是很多打鼾族一躺下去睡覺,不到三分鐘就鼾聲大作,為什麼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就會有這麼巨大的改變呢?顯然這也不是結構異常能夠解釋的。

當我從呼吸生理以及解剖的基礎醫學角度重新思考為什麼睡覺時會發生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時,才發現其實這主要是一個功能性的問題,而它發生的真正核心關鍵很簡單,就是張開嘴巴呼吸。

當我詢問陪同打鼾患者前來看診的枕邊人,當患者打鼾時,妳(你)觀察到什麼現象?幾乎都會回答說,他(她)的嘴巴張開,好想將他(她)的嘴巴捏起來閉上去。的確,根據我個人的臨床觀察,絕大部分鼾聲如雷者睡覺時都是張開嘴巴呼吸。

現代人張嘴呼吸的情況相較五十年前更為普遍,導致顏面、舌頭、咽喉等的肌肉功能越來越差,才會讓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發生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很肯定地說,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患者會一年比一年多,年齡層也會越來越年輕,這純粹是功能性的問題,而不是結構上的異常。

也因此,當我從呼吸生理以及解剖的基礎醫學角度出發,來教導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患者,強化舌頭、口咽等的功能,同時睡覺時閉上嘴巴後,獲得非常顯著且立即的成效,絕大部分的患者,在接受過我的指導後,當天晚上就不會再鼾聲如雷。其實,國內的新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在2015年曾於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期刊發表一篇研究報告,證實單純晚上睡覺時閉上嘴巴,就能有效改善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

我個人在這兩年處理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臨床經驗也發現,只要單純閉上嘴巴經由鼻腔呼吸,打鼾就能改善至少六成,如果再強化呼吸道的功能,至少九成以上的打鼾可以獲得改善。

我經常對打鼾求診的患者說,我不治療打鼾,但是我會教你方法,讓你回歸人自然正確的呼吸方式,強化你身體的功能,打鼾自然就不會發生,打鼾不發生,當然就不需要治療了。想要遠離打鼾的困擾嗎?從現在起,閉上嘴巴經由鼻腔吸氣以及吐氣,務必時刻記得,鼻腔呼吸才是人最自然正確的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