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弟一邊走進診間,還一邊擤著鼻涕。林太太皺著眉頭說:怎麼辦?兩年前一個朋友介紹他去看一個專治鼻炎很有名的中醫,滿屋子都是鼻炎患者,病人都是用一根竹棒沾藥後擦鼻子來治療。我小孩看到別的小孩痛的哇哇叫,不肯接受中醫鼻腔擦藥。後來聽說衛生署禁止中醫用鼻腔擦藥來治療鼻炎,還好我小孩當時沒接受。沒想到上星期到一家耳鼻喉科,那邊的醫師竟然也建議採用鼻腔內擦藥來治療他的過敏性鼻炎。鼻腔擦藥治療會不會破壞鼻腔黏膜,喪失鼻腔黏膜的功能呢?擦藥會不會很痛?

一定要由有豐富經驗專科醫師來執行

其實使用鼻腔擦藥來治療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已經有很長久的歷史,醫學臨床報告也證實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治療方式,問題在於由誰來執行此種治療方法。這就好像目前流行的果酸護膚一樣,高濃度的果酸換膚作用比較快速,但是相對的危險性也比較高,所以一定要由有豐富經驗,對於皮膚組織構造嫺熟的皮膚科專科醫師來執行,才能獲得預期效果並避免出現毀容的副作用。雖然一般的耳鼻喉科醫師或內兒科醫師對皮膚的組織構造也都了解,大概很少人會找耳鼻喉科醫師來做果酸護膚美容吧!畢竟耳鼻喉科醫師對皮膚的病理變化,果酸護膚美容的實際運用、使用濃度與時間的拿捏,不是很專精。如果您找坊間的一般美容師來做果酸護膚,照理只能使用安全性高,腐蝕性低的低濃度果酸,因為美容師對於皮膚的組織構造不可能像皮膚科醫師一樣清楚。所以如果美容師使用高濃度的果酸作護膚美容,順利成功算是運氣好,不幸毀容卻往往讓人悔不當初。所以衛生署才會明令禁止,美容師不得使用高濃度果酸作護膚美容。

鼻腔擦藥治療的情形也是一樣,由於耳鼻喉科醫師對於鼻腔內的組織解剖構造很清楚,對於鼻炎的病理變化也很清楚。他很了解哪些患者可以使用鼻腔擦藥治療,哪些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在鼻腔擦藥治療時,耳鼻喉科醫師清楚知道應該擦哪裡,要如何擦藥,哪些部位可以擦藥,哪些部位不可碰觸到;耳鼻喉科醫師也了解該使用哪些藥物,藥物的濃度,以及使用的時機和次數,治療後須作何種後續追蹤檢查,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等。鼻腔擦藥治療雖然不動刀,但其實也應歸屬於手術的一種,因為它對於鼻腔黏膜處理的原理,類似傳統手術或雷射,祇是比較溫和而已。所以由耳鼻喉科醫師視患者病情做適當的擦藥治療是安全而有效的。但是少數的中醫甚至密醫,對鼻腔的組織構造一知半解,所有鼻炎均視之為鼻瘜肉(其實很少是真正的鼻瘜肉,大部分都是下鼻胛腫脹,真正的鼻瘜肉耳鼻喉科醫師就不會用擦藥治療) ,拿起一根竹棒或棉棒,沾了藥水就插入鼻孔。此時就如上述美容師用高濃度的果酸護膚一樣,順利解除鼻炎苦惱而無併發症者為幸運;出問題了,中醫包醫也醫不好時,只好回頭找耳鼻喉科醫師。此時很多情況耳鼻喉科醫師也很難挽救,如鼻內環結疤導致鼻孔縮小,鼻中膈穿孔破洞,下鼻胛、中鼻胛與鼻中膈間之結疤沾黏,鼻骨壞死,甚至嗅覺喪失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衛生署會下令禁止中醫再使用鼻腔擦藥法來治療鼻炎。

使用太高濃度的藥物,因其腐蝕性很強,往往造成鼻腔黏膜燒灼壞死與變性。

大部分耳鼻喉科醫師使用鼻腔擦藥時,使用藥物的濃度遠比中醫擦藥時來的低。 適當的低濃度藥物不會造成鼻黏膜的變性,鼻黏膜再生時,仍可保有其調節空氣之功能。而且會先使用鼻腔黏膜的局部麻醉,所以比較不會有疼痛的感覺。治療完後,通常建議患者在家中配合使用溫鹽水洗鼻。但是一般中醫使用太高濃度的藥物,因其腐蝕性很強,往往造成鼻腔黏膜燒灼壞死與變性,無法恢復正常鼻腔黏膜的彈性及應有的生理功能:如調節進入呼吸道的空氣之溫度、溼度,過濾空氣中的灰塵與雜質,以確保進入肺部空氣穩定的品質。如果鼻腔黏膜因為高濃度腐蝕性的藥物而被破壞,變性轉成結疤或麟狀上皮組織,除了影響上述空氣品質外,也可能會影響鼻腔與鼻竇的正常黏液纖毛運動系統及功能,除了會感覺鼻腔、喉嚨乾燥外,也可能會有鼻涕倒流的感覺。而在中醫擦藥法引起的副作用中,尤以鼻內環受傷結疤導致鼻孔入口縮小,以及鼻中膈穿孔破洞最難以有效處理來恢復正常。這些情況其實對耳鼻喉科醫師來講都是很容易避免的,但卻是中醫擦藥很常見的併發症。

一般人可能很難理解鼻內環受傷結疤導致鼻孔入口縮小有什麼影響?這種患者經常四處求醫,吃藥噴鼻子總是好不了。靜靜呼吸時還好,呼吸量稍大時就會覺得吸進來的空氣不夠。此時即使開刀將鼻腔內的下鼻胛剪掉,效果也不好,這是因為進入鼻孔的鼻內環結疤失去調節鼻孔大小的功能了。就好像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如果只有兩個收費閘門,就算高速公路有十線車道,同一時間還是只有兩輛車能通過收費站,車流量自然減少。然而要恢復鼻內環結疤的手術治療還很困難。

鼻中膈穿孔破洞,最常見的症狀為鼻腔乾燥、結痂皮與血絲,有時在呼吸時還會發出嘶嘶的怪聲,手術修補的困難度也非常高。

所以鼻腔擦藥來治療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炎,雖然是簡單、安全、有效,但是必須由熟悉鼻腔組織構造的耳鼻喉科醫師施行,如果任由不熟習鼻腔生理解剖的人來施行,卻是要冒很大的風險,必須慎重。

本文刊登於中國時報2003.11.05健康醫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