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體質,又稱為異位性體質(atopy),是人體免疫功能失調所造成的慢性發炎反應。最常見的過敏疾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這三者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相繼出現,稱為「過敏三部曲」。醫學上還有一個非常傳神的專有名詞,稱為「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意思是說過敏的表現會先從某個器官系統開始,隨著孩子的年齡和接觸的環境而相繼出現在其他器官。

出生到兩歲階段,主要是對食物過敏,症狀表現在皮膚和腸胃上,反覆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出生後症狀逐漸出現,一歲時達到高峰。在腸胃上則表現腹脹、腹痛、腹瀉與嘔吐。兩歲到四歲的孩子,開始接觸外面複雜的環境,常因病毒感染互相傳染,天氣變化、空氣汙染,或經常接觸過敏原而誘發過敏反應,表現在眼、鼻和氣管為主。到了四歲至六歲,可能表現出更明顯的過敏性鼻炎和氣喘。

有過敏體質的孩子,過敏三部曲不一定全部皆會出現,但研究顯示,若嬰幼兒時期就已顯現異位性皮膚炎,往後出現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機會還是比較高,而且,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氣喘病人有78%同時合併過敏性鼻炎,而38%的過敏性鼻炎病人會發生氣喘症狀。

過敏疾病是多重基因遺傳再加上環境誘發因子所造成。若把遺傳基因比喻成一堆木柴,環境誘發因子就是點燃木柴的火。雖然父母任一方有過敏疾病,小孩有過敏的比例會更高,但若沒有接觸環境誘發因子,即使有過敏遺傳基因的存在,過敏現象是不會表現出來的。研究也發現,母親懷孕時的過敏環境與嬰兒早期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有關,由此可見,過敏媽媽對兒童過敏病的發生,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環境誘發因子可區分為吸入性過敏原、食入性過敏原和化學刺激物。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蟎、蟑螂、黴菌、寵物毛屑等,在台灣,塵蟎是主要的過敏原,占了90%以上。歐美對花粉過敏佔有很高比例,但在台灣只有4%。食入性過敏原包括乳製品、蛋、有殼海鮮及花生堅果類。化學刺激物包括工廠、汽車排放廢氣、霾害、沙塵暴等。二手菸、蚊香、拜拜燒香、炒菜油煙、香水,油漆和新家具散發出的甲醛等,都會造成過敏發作。

環境中若充斥過敏原的刺激,會讓孩子更早發生過敏症狀,同時更不容易治療。除此之外,過敏與氣溫濕度、情緒壓力也有很大的關連,室內溼度宜維持在50%左右。當溫差變化大於攝氏 7℃以上,或是太冷、太乾、太溼,都會導致過敏發作或惡化。季節轉換往往是過敏發作的高峰期。

臍帶血中的IgE (免疫球蛋白) 可作為一種早期預測過敏機率的輔助檢查。臍帶血IgE高的新生兒,將來或許有較高機率會過敏,但IgE低不代表將來一定不會出現過敏疾病,因為胎兒是在子宮的隔離環境中長大,尚未接觸到外來的食物和環境誘發因子,免疫球蛋白尚未受到激發而上升。

因此,出生後的環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使先天上已存在著過敏基因,若能越早避免環境誘發因子的刺激,那麼出現過敏疾病機率就會越低或症狀就越輕。有句話說:「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遺傳的過敏基因,但可以把基因開關關閉」,即是此意。當然,若是臍帶血IgE很高又加上家族有過敏史,還是會建議這樣的新生兒要母乳哺育至一歲以上。若要用配方奶則一出生就要選用低過敏水解蛋白奶粉。

嬰幼兒發生過敏疾病是有階段性的,天下父母應深刻體認到,孩子一旦到了學齡階段,過敏疾病幾乎已定形不易改變。所以從出生到六歲這一段年齡層,是過敏疾病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改善過敏,就要把握六歲前的這段黃金時間。

要減少過敏兒的產生,出生至一歲的哺育占了很重要的角色。建議所有的新生兒母乳哺育至少六個月,過敏兒最好能延長至一歲,但母親要注意避免高致敏的食物。過去專家們建議新生兒六個月後才能開始添加副食品,對過敏家族史的孩子則會被建議延後餵食副食品。但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四到九個月是訓練人體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當寶寶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就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

現代醫學已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可能會增加過敏的機會。所以台灣兒科醫學會對嬰兒哺育於2016年作了第二次修訂,建議新生兒於4-6個月大就要開始添加副食品。若能在一歲前減少過敏三部曲中的首部曲–異位性皮膚炎,那麼往後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出現的機會也會減少許多。當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要協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天然食物,避免高糖高油和過多人工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和零食。

總之,過敏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首要之務是在避免接觸環境誘發因子包括吸入性過敏原、食入性過敏原和化學刺激物。掌握出生到六歲這段過敏疾病發展的關鍵時期,就能大大降低過敏疾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