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燒

發燒有如身體的警報器在作響,是身體對環境刺激或對抗疾病的生理反應。生病時候的發燒,代表免疫系統的啟動運作,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如何測量體溫

體溫計種類 目前市面上有測量口溫、腋溫、肛溫、背溫的電子體溫計,以及耳溫槍、額溫槍。水銀體溫計因水銀對環境與人體產生高度危害,2008年開始政府已限制水銀體溫計的進口與販賣。

核心溫度 人體的體溫是恆定的,其內在溫度約維持在37℃左右,也就是核心溫度,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影響到測量時的體溫。肛溫最接近身體核心溫度。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 0.8℃。

嬰幼兒在不同階段應採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建議一個月以下新生兒量腋溫或背溫;一至3個月嬰兒量腋溫或肛溫;3個月以上的孩子可開始量耳溫。因3個月以下的嬰兒若用耳溫槍在測量時較不易對準耳膜,會影響準確度。

耳溫是最早反映發燒的部位 下視丘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中樞,當發燒的時候,首先反映的就是下視丘。耳膜則是體外探測工具最接近下視丘的地方,且與下視丘附近的血流相通,因此耳膜後的溫度接近下視丘的溫度,也是最早反映發燒的部位。耳溫槍就是掃瞄耳膜後產生的紅外線溫度。

如何讓耳道成一直線 人體外耳道分成兩部份,一是較外側的軟骨和較內側的硬骨,兩者並非呈一直線而是有一夾角。成人軟骨外耳道相對於硬骨外耳道是往”前下方”傾斜,而孩童則主要是往”前方”傾斜。因此在量耳溫時,成人須將耳朵”後上方”拉,耳道才會成一直線,而孩童則只須往”後方”拉即可。

如何量到正確的耳溫

量耳溫時,除了讓耳道成一直線外,耳溫槍也要盡量深入耳內,讓槍頭對準耳膜,才能量到正確的耳溫。若只量到外耳道,所得溫度會比真實的體溫低。另外,過多耳垢或異物會干擾測量,測量時間太短也會影響正確性,當孩子有中耳炎亦不建議量耳溫。若在同一耳測多次體溫,則採最高溫。左右兩耳所測溫度會有差異,當兩耳量出來之溫度不同時,以較高溫度為準。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

肛溫

肛溫雖然最接近身體核心溫度,但體溫的上升比耳膜慢。量肛溫時的不舒服及污染顧慮,也是其缺點。

口溫

口溫容易受到飲食冷熱的影響。為了安全起見,口溫電子體溫計只能在5歲以上且已可配合父母指令的孩童才可使用。

顳溫(額溫)

是偵測顳動脈在經過前額外側皮膚下時的溫度。因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

體溫幾度才算是發燒

醫學上,發燒的定義是中心體溫大於或等於攝氏38度。所以當耳溫或肛溫超過38℃,口溫超過 37.5℃,腋溫超過 37.2℃,稱之為發燒。一日當中,人體正常體溫呈週期性波動,清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但差距不會超過1℃。兒童的體溫較高,新生兒的體溫較低。

新生兒和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機制發育還不完善,調節體溫的能力差,所以體溫容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變動。當暴露於太冷或太熱氣溫下,衣服的多寡,喝奶、洗澡等外在條件,都可能導致體溫偏高或偏低。當環境的溫度為20℃–30℃時所測體溫誤差較小。

家長要注意的是,發燒的過程中,體溫會呈現高低起伏。因此,要連續24小時都沒有發燒,才算退燒。如果連續兩天還是有量到高燒,就認定是連續發燒兩天了。

發燒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大腦的「下視丘」是人體的體溫控制中樞,有一個支配體溫的「定點」(Set Point),  人類體溫會跟著維持在此度數範圍內,成為「恆溫」動物。有如 冷氣機只要設定溫度,室內空氣就會維持在此度數。

不過當身體受感染後,下視丘體溫定位點會上升,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病人會覺得冷,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41℃以下的發燒是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許多家長會擔心發燒會把小孩腦子燒壞,實際上,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嚴重的腦部感染病症,如腦炎、腦膜炎等。

發燒怎麼辦?

退燒藥物

退燒藥物能降低體溫定位點。發燒時是否需立即需用藥物退燒要視每個人每次的狀況來決定。建議有慢性肺疾、慢性貧血、先天代謝疾病或之前曾有熱痙攣的孩童,一旦肛溫超過 38℃,就需要積極退燒,因發燒會讓心跳加速,增加氧氣消耗而加重身體負擔。當肛溫介於38℃和38.9℃之間,若無以上潛在疾病,且孩子精神活動力食慾皆正常,除非有不適或發燒持續不退,可以不急著馬上給退燒藥。

溫水拭浴物理退燒法

當使用退燒藥後開始散熱流汗時,溫水拭浴才有幫助。若一發燒就先用溫水拭浴使體表降溫,因此時體溫定位點仍高於正常,體表降溫會刺激定位點,讓身體肌肉開始收縮產熱,反而讓孩子產生畏寒不舒服。若孩童有發抖打顫,就要停止拭浴。過去曾經被使用的酒精擦澡,因酒精快速揮發散熱,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所以不應作為退燒之用。

冰枕物理退燒法

冰枕只能加速散熱,無法矯正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反而會增加發燒生理反應所需進行的代謝作用,讓身體承受更多代謝負擔而有危險。所以發炎性疾病不應使用冰枕退燒,應使用可以矯正腦部體溫定位點的退燒藥,這對於代謝異常、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特別重要。

物理退燒法只適用於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如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此外要增加發燒孩子流質的攝取,如牛奶、稀釋果汁、電解質溶液,以避免脫水。要讓孩童多休息,不要過度活動。當孩子體溫到達設定的發燒溫度時,身體會啟動退燒機制,孩子會開始覺得好熱或者全身流汗,這時候就減少衣物被蓋,維持室內通風。

發燒時的注意事項

年齡小於6個月嬰兒若發燒,一定要給醫師診治了解病因。任何年齡的孩童,若發現反覆發燒超過3天或發燒的最高體溫越來越高,發燒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動力明顯下降,尿量明顯減少,進食或睡眠受到影響,應及早送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