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過敏疾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三部曲」或稱「過敏進行曲」最早出現的過敏疾病,一般在出生後至一歲之間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若嬰幼兒時期就已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意味著往後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相繼出現的機率也會較高。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炎的過敏性疾病,致病機轉相當複雜,主要是由於先天皮膚障壁功能缺失再加上誘發因子刺激和異常的免疫反應所致。異位性皮膚炎有非常明顯的家族關聯性,有一些基因會影響皮膚障壁的功能及表皮分化的缺失,造成表皮角質層的水分容易散失,皮膚乾燥,同時使得過敏原或刺激物容易穿透至皮膚內,引起過敏性發炎反應。

帶有異位性體質(atopy)患者的免疫系統在接觸到外在環境的過敏原或刺激物後,會引發異常的免疫反應,進而引起皮膚的過敏性發炎反應,血清IgE 抗體的濃度會明顯升高。

「皮膚障蔽功能受損」會造成「皮膚菌落不平衡」,美國國家人類基因體研究院於2012年研究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起於皮膚菌落的改變,發現健康皮膚上的菌落多樣性高於異位性皮膚,而異位性皮膚炎非患部皮膚的菌落多樣性又高於患部皮膚。皮膚上的菌落要達到平衡且多樣性,才能維持皮膚的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在急性期可看到皮膚紅疹、脫屑,甚至組織液流出及結痂。若長期慢性反覆發炎,就會出現皮膚增厚、顏色變深、粗糙及苔蘚化。嬰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臉頰、頭皮、耳部、頸部、眼睛周圍及嘴巴四周,嚴重者在手肘、手腕、腳踝、胸口也會出現。2歲後則多分布在手肘彎側、膝蓋彎側、後頸部等位置。

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子相當多樣化,而且因人而異。在三歲以前的嬰幼兒的主要是由食入性過敏原所引起,如牛奶、蛋、花生堅果、有殼海鮮等,所以出生至一歲的哺育占了很重要的角色,副食品添加的時間和方式也會影響到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

由於先天皮膚障壁功能缺失,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不但乾燥,而且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而惡化。汗水、乾冷空氣、毛製品衣物、化學物質等,都會增加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此外,搔抓和情緒壓力皆會加重皮膚的過敏性發炎反應。

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新生兒並不容易,但若能從孕期開始就準備,寶寶出生後也能從多個方向著手注意,那麼,寶寶即使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基因,還是能大大減輕皮膚炎的嚴重度。